6月16日,我校召开“一路同行——赵介平教育教学生涯回望”主题研讨会。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润喜出席研讨会,各系主任、教学管理科科长、教研室主任,以及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图书馆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赵介平老师1978年4月就读于原山西省太谷师范学校,1980年春毕业留校,2021年12月退休。研讨会上,赵介平老师以“教育”“教学””两条线索系统回顾梳理自己四十二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他的教学生涯分三个阶段,即《阅读与写作》教学、普通话教学、朗读教学。教学工作中,赵老师于1994年取得首批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1987年,《走出书斋》教学录像获山西省教学录像奖;1994年,《蒿里》课堂教学获全国中师课堂教学赛一等奖;1995年,获山西省首届教学能手大奖赛特等奖。201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朗读的魅力》,并获山西省社科成果三等奖、晋中市社科成果一等奖;202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给老师们帮帮忙”主讲《和老师们再说朗读》。

赵老师说,是无理由的热爱与无意识的坚守让他在讲台上一站就是42年。他曾担当教育“三角色”,即班主任老师、教导处副主任和主任、副校长。1987年,获山西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995年,获曾宪梓基金会中师教师三等奖;2009年,获晋中市“功勋教师”称号。这期间,学校实现了从中师到大专的跨越,大专化的建章立制也一切从零开始。赵老师用“跋涉”一词,把其间的艰辛尽述其中,而他只谦逊地说自己作为团队的一分子,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在讲述中,赵老师一再提到是学校给了他一次次机会,是学校培养了他,他总是以加倍的努力和成绩回馈学校。赵介平老师以“教育是信仰,学生是上帝,课堂是节日,朗读是生命”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信仰与使命担当。

张润喜校长在讲话中称赵介平老师为亲密战友,称赞他是太师的好学生、是学生的好老师、是学校的好领导、是班子的好成员,总评赵介平教育教学工作是出力、出产、出色、出彩!张校长从赵介平老师笔名“一木”说起,衍生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顷之林,立于一木”之意;用“起于一木”作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卓然可观大先生、千帆过尽有你在”,盛赞赵介平老师为学校建设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校精神文化构建中功不可没,在打造学校文化育人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卓有成效。张校长把“一木精神”凝练为“卓然可观、蔚然成林、材为世用、道为世行”,并饱含深情、充满诗意地礼赞“一木”爱满天下、乐育英才,千帆过尽、始终有你!
张校长指出,这样的研讨会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一个具体行动,是我校推动科研创新的一个具体行动,也是学校礼敬“一木”、尊重人才的一个具体行动。研讨会要有始有终,最终落实到全校教职员工学习“一木”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大先生”的具体行动中。
参加研讨会的干部教师,各自从不同角度对赵介平老师教育教学的成就、经验、特色、风格、艺术等,谈认识、谈体会,发言精准精到又饱含深情。与会的干部教师纷纷表达了对赵介平老师的爱戴仰慕之情,表示要以赵介平老师为榜样,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